8月3-13日,会计系“新闻头条”实践队深入陕西省西安市,于长安区灞桥区、阎良区、莲湖区等地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探究丝绸之路源头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从丝绸之路博物馆起征,实践队先后拜访了国家非遗楮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人张逢学老先生,陕西非遗竹篾子灯笼编织技艺传承人王学坤、张淑雅两位老人,陕西非遗狄寨徐文岳泥哨技艺传承人刘新霞,陕西非遗阎良核雕技艺传承人赵惠萍和西安非遗易蛰酵母制香技艺传承人赵秋实,就技艺手法、传承人的生活背景和技艺的延续性等问题进行采访,用镜头记录下了传统技艺制作的方法和过程,并于网站播出,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与传承人的对话中,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非遗技艺在当今时代潮流中发展的不易,他们就在沿途中进行传统文化宣讲,举办公益活动,为非遗技艺的继承和弘扬作出自己的努力。
实践队利用纸媒和新媒体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群众发放不同级别的非遗技艺认知调查问卷,结果表明,非遗技艺认知度的地方差异明显,老年人对于非遗技艺最为怀念,大部分人局限于对当地村县技艺的了解,及对京剧、灯笼等中国代表性技艺比较熟悉,对外地及小范围流传的传统技艺鲜少知晓,被调查者希望能有一个免费的媒体平台为他们展示非遗技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认知的极大渴望。
实践队还在西安市区对外国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大多数外国游客认为传统技艺是中国形象的符号,有着传承、共享、发展的深刻含义。
正因为传承人的坚守,千年华夏文化才得以发展,传统工艺不仅是书本上空洞的描绘,而且是在真实生活中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力量。“新闻头条”实践队用自己的践行,引导着更多的人去关心、去关注非遗技艺,知道在华夏大地的某个角落,还有这样一群可敬的人,坚守着令无数国人引以为傲的华夏文化。
会计系团总支